第二百一十一章 火药秘方外泄所导致的连锁反应-《反清:我其实真的是老实人》


    第(2/3)页

    尽管许多国人可能不太愿意承认,但即使是现代兔国,真正大发展的两个大契机,一次是建国时老大哥的大规模援助,一次是八十年代与某国蜜月期时来自西方世界的大量低吸甚至无息的贷款。

    艰苦奋斗,是社会升级的必要项没错,但绝不是唯一必要项。

    虽然,马先生在他的哲学思想中提到,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带来的盈余会自动的积累起来,从而实现社会升级,但,历史证明古往今来没有一个国家是依靠攒钱实现腾飞的。

    就好比富人总是建议穷人要多攒钱,要艰苦奋斗,要减少生活需要,把闲钱多用来投资,投资才能带来收益。

    可特么有几个富豪的第一桶金是攒出来的?

    穷人应该把钱用来投资,从根儿上就是个伪命题。

    他要是有钱用来投资,还不如用闲置房进行出租呢。

    反正他这边都已经开始为了全民持枪的理想而努力了,这个项目完成之后,明廷的军事实力相较于清廷将是碾压的。

    至于常备兵方面,刘大炮对朱副总舵主说的话也并不全是安慰。

    大半年了,科学院的硫酸,硝酸研制工作已经有眉目了,说白了就是成本、规模、效率还不行,他现在正亲自带领百十多个科学家熬夜加班在搞了。

    这,已经涉及到基础化工的领域了,清廷再想要追,那就根本不是偷个秘方能搞定的了。

    一旦搞定了无烟火药,再下一步就可以尝试制作现代子弹了,一旦现代子弹搞定,就可以尝试做无缝钢管了,而且技术难度更高的无缝钢管还不是决定性的技术。

    有无缝钢管,就可以造出汉阳造,进而造出马克沁,在这个时代肯定是足以平推全球了。

    拿不出无缝钢管,好像也没什么要紧,无非也就是质量稍微差一点的汉阳造,也够用了。

    事实上就晚清的那个工业底子,汉阳造到底是不是用无缝钢管造的,都不好说呢。

    在他的理想状态下,等过个一些年,至少先保证城市居民中的大部分人都拥有一把枪,或者是拥有随时购买一把枪的能力。

    广大农村地区至少确保每个村都拥有自己组织一支持枪治安队的能力。

    哪怕是用劣质钢材生产出来的,会比较容易炸膛的普通枪械也行,反正这些枪的绝大部分,一百年也未必会响一次。

    为了这个目标,这批枪朝廷甚至可以给一定的补贴款之类的,明廷百姓可以通过身份认证每人限买一把。

    当然,你要是有钱人想自己整个卫队什么的,也允许你加钱去买那些正规军同款步枪,限制点子弹就行了。

    到时候,他的正规军维持三支就足够了,宁波一支澄海一支南昌一支,配上最先进的步枪,要主动进攻的话就派这三支军队上,也不用考虑留守问题,地方军队全面转型成警察,清廷愿意打哪就打哪,反正他们哪都打不下来。

    人人有枪的城市,对进攻方来说巷战就是噩梦。

    而如果现代子弹和膛线枪搞定,他的这三支军队十万多人,人手一支汉阳造,自己这个指挥官就算是再不会打仗,闭着眼睛派兵上去莽,想输都难。

    至于老式的黑火药,滑膛枪,清廷想学就让他们学去呗。

    而为了完成这个计划,他需要大量的铁来造枪,公司的大小股东们也需要土地来种植甘蔗和油料作物,南方地区水网也更发达,南昌拿下之后不用修铁路,也足以靠水运支撑各城市以及区域之间的贸易节点。

    所以眼下的当务之急,却是要先降服吴三桂这头老狗的。

    然而位置不同,眼界也不相同,清廷窃取到了明廷火药的核心机密的这个事儿,在刘大炮看来是一回事儿,在文武百官们看来又是另一回事儿,而在人民群众们看来,就又是另一回事儿了。

    这次,给清廷当马前卒的,可是少林寺。

    普通老百姓不知道什么是硝石提纯,不知道什么是工业体系,更不知道什么是硝化棉,什么是无烟火药。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