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千零四十四章 小规模专业会议-《军工科技》


    第(3/3)页

    他的话引发一阵骚动,数位陆军专家开始低声讨论坦克装甲的维护难题。

    吴浩早有准备,调出俄军在叙利亚战场的案例分析道:“我们参考了自修复纳米涂料技术,在模块内部集成微胶囊修复剂。“

    他放大微观结构图,说道:“当涂层破损时,压力变化会触发胶囊破裂,释放的填充物能在三分钟内完成基础修复。“

    然而话音刚落,空军的赵研究员便提出新的质疑道:“歼击机的机动过载远高于舰艇,这些微胶囊在高G环境下不会提前失效?“

    会议室内的气氛愈发热烈,争论声、翻页声与设备的嗡鸣交织在一起。

    吴浩的额头沁出细汗,却感到久违的兴奋,这种高密度的思想碰撞,正是推动技术突破的关键。

    当某军工企业代表提出电磁兼容的新挑战时,他突然想起与李卫国、罗凯的讨论,立刻在平板上绘制出改良后的协议转换层架构图,说道:“或许我们可以引入高铁轨道检测的阵列传感器思路,实时监测电磁泄露.“

    时间在激烈的讨论中飞逝,苏荷悄悄递来的纸条上写着“已超时40分钟“。

    吴浩抬头望向全息投影中不断旋转的舰艇模型,那些曾经停留在图纸上的构想,正在众人的争论与质疑中逐渐清晰。

    当张院士终于点头认可某个关键方案时,会场爆发出短暂的掌声,随即又被新的问题淹没。

    散会时,走廊的电子钟显示已过六点。

    吴浩站在电梯里,望着镜中略显疲惫却神采奕奕的自己,想起林薇那句“等你好消息“。

    手机突然震动,是她发来的照片,照片里面正是家里,配文“早点回家“。

    他笑着回复了个拥抱表情,电梯门打开的瞬间,海风再次涌来,带着夜色将至的凉意,却让人心头暖意翻涌。

      

    


    第(3/3)页